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QIN Ruijun;WEI Yuyan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 [2]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黔桂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间道德教化与法治文明耦合研究”(17XKS012);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CHXBC201801);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院级科研重大项目“‘家-国’同构:一个传统村落中的共同体意识研究”(YJJDA202201)。
年 份:2023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120-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谁的文化遗产(价值)?”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议性议题。虽然诸多研究深入讨论了文化遗产的权属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自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启动以来,村落文化遗产日益成为景观再生产的实践对象。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再生产的属性,可以成为一个超越文化遗产权属之争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纳禄村持续六年的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国家层面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引发了保护与利用村落文化遗产的热潮;地方力量基于传统的“家”文化参与和拓展了村落文化遗产的景观再生产,营造了新的家园/社区空间;国家与地方在有意无意中张罗了迎合社会大众的公共空间。国家性、家园性和开放性成为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再生产的三大属性。它们共同彰显了村落文化遗产的共富价值与空间生产的另一种正义性,为依托文化遗产开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多方协同推进的新路径。
关 键 词:文化遗产 历史记忆 空间生产 景观再生产 乡村振兴
分 类 号:K87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