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机共创:基于AIGC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新范式    

Human-Machine Co-Creation:A New Paradig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Based on AIG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万力勇[1] 杜静[2] 熊若欣[3]

WAN Liyong;DU Jing;XIONG Ruoxin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3]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行为模式研究”(20VSZ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社科重点项目“大规模在线教学服务质量测评、控制与优化研究”(CSZ22004)。

年  份:2023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1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作为人工智能时代内容创作的变革性工具之一,有助于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创新开发提供新的利器,进而解决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体量不足、效率不高和质量不佳等问题。在AIGC场景下,人机共创将成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新范式。这种新范式以人机协同和人机共生为理念基础,以人机互促、人机互信、人机互补为原则,涵括互动生成、深度加工、协同互补和质量监控四大机制,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共创生成。为了更好地引导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创新开发,可遵循基于AIGC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人机共创框架与流程,即按照“确定需求→素材生成→素材审核→重组聚合→分发应用→反馈优化”等6个环节进行共创开发。但开展基于AIGC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人机共创仍存在内容版权归属、伦理与安全、算法歧视与偏见等风险与挑战,亟需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具体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AIGC相关技术和功能,推进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AIGC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互促共进。

关 键 词:人机共创  人机协同 数字化教育资源 AIGC  ChatGPT  

分 类 号:G43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