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技术赋能和结构优化    

Green Development Eff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杰琦[1] 陈达[1] 夏南新[2]

ZHOU Jieqi;CHEN Da;XIA Nanxin(School of Economic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China;Lingnan Colleg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97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出  处:《当代经济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经济均衡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应研究”(17BJY06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多维测度及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18CJL034)。

年  份:2023

卷  号:45

期  号:5

起止页码:30-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人工智能作为中国抢占科技战略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显著释放绿色发展效应备受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亟待探讨的重要命题。融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意涵,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中国省级绿色发展效率,系统考察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会直接赋能绿色发展,赋能效果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以地区高校平均科技产出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为工具变量强化内生性控制后,结论仍成立。(2)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提升绿色发展效率。(3)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差异使得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具有异质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科技人力资源积累程度越高,技术、资本要素越密集,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赋能效果越强。(4)拓展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时滞性,且依托国内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比依托国外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时滞效应更明显。因此,应把握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开放融合创新中塑造技术竞争新优势,进而带动绿色发展转型。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绿色发展效率  超效率EBM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时滞效应

分 类 号:F49] F124.5] X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