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集成DInSAR与SBAS InSAR的淮南丁集煤矿地面沉降监测    

Subsidence monitoring of Huainan coal mining area based on Sentinel-1 data integration of DInSAR and SB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树衡[1] 赵萍[1] 王宁[1] 赵思逸[1] 李湘凌[1] 宋仁亮[2] 赵卫东[1] 马雷[1]

Zhang Shuheng;Zhao Ping;Wang Ning;Zhao Siyi;Li Xianging;Song Reniang;Zhao Weidong;Ma Lei(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Anhui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Hefei 230001)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2]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合肥230001

出  处:《地质科学》

基  金: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淮南市生态地质调查”(编号:2021-g-2-7)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58

期  号:4

起止页码:1521-15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GEOBASE、IC、JST、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矿区地面沉降具有“快速”位移和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常用的DInSAR和SBAS InSAR均无法获得连续高精度的地面沉降监测结果。本文基于覆盖淮南丁集煤矿的17景Sentinel-1 SAR影像分别进行累积DInSAR和SBAS InSAR处理,利用Kriging插值对两种差分干涉技术得到的结果进行集成,获取2020年10月17日~2021年4月17日期间的矿区地面沉降信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丁集煤矿开采沉降现象严重,监测时段内丁集煤矿共有4个沉降漏斗,DInSAR和SBAS InSAR监测到的沉降位置、范围和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但两者所得的沉降量差异较大。而基于Kriging插值的DInSAR和SBAS InSAR集成结果,在沉降漏斗边缘区域很好地保持了SBAS InSAR的监测精度,并且有效地解决了SBAS InSAR在沉降漏斗区无法获取高相干像元产生空洞的问题,得到了连续高精度的矿区地面沉降结果,为矿区沉降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 键 词:DINSAR SBAS KRIGING 淮南煤矿  地面沉降

分 类 号:P237] P642.26[测绘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