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心理认同视阈下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A Study of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荣[1,3] 祖力亚提·司马义[2,3]

WANG Rong;ZULIYATI Si-ma-yi(School of Marxism,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46,China;Department of Education,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Xinjiang 830046,China;Research Base o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Urumqi,Xinjiang 830046,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出  处:《贵州民族研究》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疆基层社会发展与民众思想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ZH0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BGL110);新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培育项目“新时代新疆人才强区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2CPY01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3

卷  号:44

期  号:5

起止页码:9-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心理学学科为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研究视阈。心理认同理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有着深度的内在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认同过程图式表明个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完整的正向强化的过程。结合新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客观实际,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个体认同需求差异性、价值取向多元化、认知框架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科学认识个体差异,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个体认知结构,营造良好的心理认同环境,多措并举以心理认同为纽带构建起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以聚焦“形”“感”“效”为旨归,为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心理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各民族  

分 类 号:D63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