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无人机LiDAR仿地飞行技术的高陡边坡危岩体快速识别方法    

Rapi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dangerous rock mass of a high-steep slope based on UAV LiDAR and ground imitation fligh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庞鑫[1] 袁明[2] 卢渊[3] 杜文杰[4,5] 万道春[1] 李得[1] 丁海锋[4,5] 付晓东[4,5]

Pang Xin;Yuan Ming;Lu Yuan;Du Wenjie;Wan Daochun;Li De;Ding Haifeng;Fu Xiaodong(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Group Mining Co.,Ltd.,Panzhihua Sichuan 617000,China;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nsulting Co.,Ltd.,Chengdu 610000,China;Power Transformer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2401,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617000 [2]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00 [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研究所,北京102401 [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地质科技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9117);湖北-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21A20159)。

年  份:2023

卷  号:42

期  号:6

起止页码:21-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3_202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斜坡高陡,危岩落石灾害极为发育,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由于高差大、坡面陡,具有显著的突发性,因此快速、准确、便捷地解译与识别危岩体源头成为高陡岩质边坡风险分析的首要问题。当前探测手段的进步使基于影像的地质灾害解译逐步从目视识别向人机交互式识别方向发展。其中,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系统通过融合无人机载体与LiDAR测量技术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中,同时仿地飞行技术的引入可以使无人机LiDAR系统适应复杂的地形,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点云数据。基于以上技术对攀枝花某铁矿露天采场东侧边坡开展了无人机调查,通过获取高精度DOM影像和三维点云模型,量化提取点云模型中露头坡面粗糙度、倾向等危岩体几何特征参数作为DOM影像的补充材料,提出了一套基于DOM影像和几何特征的危岩体人机交互式识别方法。通过对东侧边坡危岩体的应用表明:提出的人机交互式识别方法通过在DOM影像的基础上叠加露头坡面几何特征,对悬空危岩体的识别精度优于目视识别,可以显著提高危岩体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的方法通过结合创新的遥感技术,为高陡岩质边坡危岩体识别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方案。

关 键 词:高陡边坡 危岩体 无人机LiDAR系统  仿地飞行  三维点云模型  

分 类 号:P23] P642.2[测绘类] TN958.9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