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0—2020年祁连山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Spatiotemporal change and driving factor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Qilian 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2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Chuan;WANG Lisha;ZHANG Yongyong;ZHAO Wenzhi;FENG Xiangyan(College of Resource Enwironment and Tourism,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Xiangyang 441053,China;Chinese Ecosystem Network Research Linze Inland River Basin Research Station/Key Laboratory of Ecohydrology of Inland River Basin,Northuest Institute of Eco-Encironment and Resour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襄阳441053 [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XDA2306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0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509405)。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23
起止页码:9710-97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APJ、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价植被生长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 NPP、数字高程模型(DEM)、气象水文及人类活动数据,采用空间分析、趋势分析,分别从像元尺度和县域尺度识别了2000—2020年以来祁连山NPP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偏相关分析研究了NPP对年均温和年降水的响应,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了NPP变化的驱动因素,最后采用Hurst指数预测了NPP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20年祁连山平均NPP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增加2.38 g C/m^(2),其中栽培植被和阔叶林增长最为明显。近20年,像元尺度上有75.37%的区域NPP增加,主要位于东南部;县域尺度上,古浪、平安、化隆和永登县NPP增速较快,而祁连、海西、德令哈和门源县增速较慢。祁连山NPP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性,高值集聚区主要位于东南部,而低值集聚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增加均促进了NPP的增加,但不同区域NPP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有明显差异。降水量、饱和水气压差和蒸散发是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驱动因子之间对植被NPP变化存在交互作用,分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未来祁连山NPP变化以增加非持续性为主,说明植被变化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植被NPP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非线性响应机制,亦可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变化趋势 祁连山
分 类 号:Q948.1[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