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40年来广西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成因与对策
THE CHARACTERISTICS,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GUANGXI CULTIVATED LAND DEAGRICULTURALIZATION IN THE PAST 4O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ang Tianneng;Xu Jinong(Economic and Trade College,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7,Guangxi,China;Guangxi Institute of Financel and Economics,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7,Guangxi,China;Institute for Maritime Silk Road and Guangxi Regional Development,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7,Guangxi,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南宁530007 [2]广西财经学院广西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南宁530007 [3]广西财经学院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南宁530007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安全视角下我国中越边境土地利用系统安全预警及优化配置研究”(4216104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边境土地利用与管控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价及优化调控”(2021JJB150070);广西财经学院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度科研项目“中越贸易驱动下中国中越边境土地利用演变及模拟研究”(2023XTZX23);广西财经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课题“我国中越边境地区土地利用的国家安全功能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BS2021013);应用经济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中越边境国土空间安全研究”(2023XKA15)。
年 份:2023
卷 号:44
期 号:10
起止页码:40-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CSSCI、CSSCI_E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掌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是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方法]文章运用耕地非农化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广西近40年来111个县级评价单元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1)广西耕地面积由1980年的517.72万hm^(2)持续减少到2020年的507.68万hm^(2),连片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2)耕地转为林地是广西耕地非农化的主要模式,占各时段耕地非农化面积的60.00%以上;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明显增多;耕地撂荒现象趋于严重;因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灾毁的耕地面积逐渐扩大;耕地转为水域对广西耕地非农化的影响逐渐减弱。(3)广西耕地非农化空间不均衡性不断减弱,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趋势向东。耕地非农化重心先向西南转移192.72km、再向东北转移198.88 km,最终在广西中东部地区趋于平稳。(4)广西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格局由空间离散转为空间集聚,空间集聚程度越来越强烈;耕地非农化的连片带动作用逐渐增强。[结论]近40年来,广西耕地非农化面积持续上升,大量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等地类,耕地非农化重心向东部转移并有连片带动效应。应严格限制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提高农民耕地保护动力,遏制耕地撂荒,同时加强耕地治理,严防耕地灾毁,提高桂东南地区耕地保护力度。
关 键 词:耕地非农化 时空演变特征 成因与对策 广西
分 类 号:F0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