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单活动门试验的土拱效应演化规律研究    

The Evolution Law of Soil Arching Based on Single Trapdoor Tes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蒙庆辉[1] 丁锐恒[2] 张泉[2] 贺世开[3]

MENG Qinghui;DING Ruiheng;ZHANG Quan;HE Shikai(First Engineering Branch of CRCC Harbour&Channel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Ltd,Guangzhou 511400,China;Capital Construction Divis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分公司,广东广州511400 [2]武汉理工大学基建处,湖北武汉430070 [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2315)。

年  份:2023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47-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土拱效应是岩溶塌陷、桩承式路堤、隧道开挖以及挡土结构荷载传递的重要机制。针对土拱效应演化规律的研究,采用钢棒相似土作为填料开展二维单活动门试验,得到了土拱效应演化的地基反应曲线(GRC),探讨了曲线特征参数在不同填料高度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填料在活动门不同下沉阶段的细观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填料高度较小时,曲线没有明显进入临界阶段的特征。随填料高度增加,曲线起始段斜率、最小应力折减比、曲线恢复段斜率以及临界应力折减比逐渐降低,最小应力折减比对应的标准化位移逐渐增大。活动门下沉过程中,填料从初始三角形下沉区域逐渐向外侧扩展,并在中心处形成位移集中区域,其中填料高度较高时,内部位移集中区域形似塔形,最终下沉区域逐渐扩张为两段式的外张漏斗型,漏斗两侧与垂直方向夹角随填料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剪应变集中分布在活动门两侧,整体呈扇形向上发展,存在内外两条滑移面,呈“V”字型分布;活动门上方颗粒会逐渐形成一个向下发展的转角不变拱,拱内颗粒转角不变,拱外颗粒转动偏向拱。

关 键 词:活动门试验  土拱效应 地基反应曲线  图像分析  颗粒位移  颗粒转角  

分 类 号:TU43] TU411[土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