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眼睛效应不稳定性的原因阐释:基于主客观因素与心理机制视角    

The causes of eye effect instability: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related mechani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雷贺雅[1,2] 黄文欣[1,2] 陈为聪[1,3] 洪金珠[1,2] 郑岩[1,2] 黄亮[1,2]

LEI Heya;HUANG Wenxin;CHEN Weicong;HONG Jinzhu;ZHENG Yan;HUANG Liang(Institute of Applied Psychology,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China;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China;Puning No.3 Middle School,Jieyang 515300,China)

机构地区:[1]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漳州363000 [2]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应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漳州363000 [3]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揭阳515300

出  处:《心理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CSH069)。

年  份:2024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486-4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CD、CSCD2023_2024、CSSCI、CSSCI2023_2024、JST、NSSD、PUBME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眼睛效应指当呈现直视的眼睛线索时,个体的行为反应会发生明显变化。已有研究表明眼睛线索具有促进亲社会行为、减少反社会行为、提高自我意识等积极效应。然而在部分研究中眼睛效应并不能稳定地出现,导致其不稳定的因素包括眼睛的生理特征、情绪类型、呈现时间、眼神注视方向、任务交互形式、周边人数与噪音、个体自我意识、群体身份和行为成本等。眼睛效应的心理机制包括声誉机制和规则机制等。基于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视角解释眼睛效应不稳定性的原因,有助于为其产生稳定的效益提供理论启示。未来可进一步细化眼睛线索的种类来扩展研究的适用范围,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深入探察相关的神经机制,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展开纵向对比,以及开展实地研究提高该领域研究的生态效度。

关 键 词:眼睛线索  眼睛效应  声誉  自我意识 心理机制

分 类 号:B8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