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Service Policies on the"Grain Orientation"of Planting Structure:Evidence from Quasi Natural Experim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发明[1,2] 唐望[1,3] 彭柳林[4]

ZHOU Faming;TANG Wang;PENG Liulin(Economic College,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Hunan;Business School,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205,Hunan;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Hunan;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Jiangxi)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出  处:《管理学刊》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63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0M682110);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XSP2023GLC108);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YJ53D)。

年  份:2023

卷  号:36

期  号:6

起止页码:55-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动了农业分工深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影响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和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PSM-DID模型、合成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政策评估视角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种植结构调整“趋粮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策实施对种植结构“趋粮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政策在通过安慰剂检验,运用PSM-DID、SDID模型重新进行估计后结果依旧显著;(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服务组织数量较多的地区政策的带动作用更强;(3)试点地区种植结构“趋粮化”效应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三年才开始凸显,主要是通过推动农业服务组织培育、促进土地流转和引致农业投资等三个方面的中介路径产生积极影响,且政策效应稳定在一定水平。因此,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应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对策,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量,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方式。

关 键 词:农业生产性服务  趋粮化  种植结构  PSM-DID  合成双重差分法  

分 类 号: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