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游客与旅游地明星动物商品化的邂逅研究——以四川大熊猫基地为例  ( EI收录)  

Commoditized encounter between visitors and star animals in tourist destinations:A case study of Sichuan giant panda ba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铎[1,2,3] 卢薇[4] 朱竑[1,2,3]

YIN Duo;LU Wei;ZHU Hong(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The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China,Guangzhou 510006,China;Think Tank for Migration Governance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uangzhou 510006,China;Shenzhen High School of Science,Shenzhen 518129,Guangdong,China)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州510006 [2]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510006 [3]粤港澳大湾区移民治理与城市发展智库,广州510006 [4]深圳科学高中,深圳518129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42025,41971184)。

年  份:2024

卷  号:79

期  号:2

起止页码:534-5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SCD、CSCD2023_2024、CSSCI、CSSCI2023_2024、EAPJ、EI、GEOBASE、J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人与动物的互动实践已成为人文地理学者探索人地关系的重要研究议题。以四川大熊猫基地为案例,基于“魅力”概念,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与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游客与明星动物在旅游活动中的邂逅,并揭示在此旅游过程中动物的能动性发挥与游客的多物种间的旅游体验。研究发现,游客与大熊猫的邂逅发生在不同空间情境下,其多样性是旅游地设计并刻意安排的商品化结果。大熊猫的魅力之于差异化的空间情境往往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1)在实体展示空间的“前台”中,大熊猫的生态魅力与美学魅力能够激发游客观览时的天然好感,旅游地对其进行利用以维持大熊猫旅游的不竭热度;(2)旅游地所构建的虚拟展示空间则提供了无法直接观览到的大熊猫生物学特征与生命历程,使游客与大熊猫邂逅形式得以补充与丰富;(3)而在实体展示空间的“后台”中,旅游与公益教育相结合,游客被允许接近大熊猫的生活空间,建立起基于肉身魅力的更深层次的亲密邂逅。总体看,大熊猫的魅力不仅塑造了游客的多物种间的旅游体验,而且还构建了游客对于四川的地方认同。研究以空间视角探究了人与动物互动所营建的关系网络及其映射的权力运作机制,为探索旅游情境下的人与动物关系提供了新尝试,也为理解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来自地理学的解析。

关 键 词:野生动物旅游地  能动性 地方  邂逅 大熊猫 四川  

分 类 号:F592.7[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