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江源地区小花棘豆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Phenotypic diversity of Oxytropis glabra in Sanjiangyuan region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YU Liangyu;LIU Qingqing;CAI Zongcheng;LEI Shaqing;SHI Jianjun(Qinghai University,Academ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s,Xining 810016,China;Qinghai University,Kunlun College,Xining 810016,China)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2]青海大学昆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1002);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ZJ-923M)。
年 份:2024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50-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究三江源地区野生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三江源地区6个主要且具代表性的小花棘豆天然居群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特征和主成分分析,基于这些表型性状对6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这些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海拔、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单株花序数和种形指数外,其余表型性状的F值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其中,花序长的F值最大,叶形指数和种子千粒质量的F值较大。供试居群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30%~53.79%,均值为14.99%,其中,叶形指数、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和单荚果种子数变异系数的均值均在20%以上,而种子千粒质量变异系数的均值最小(0.4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单叶鲜质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开花后株高和冠幅与海拔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单叶鲜质量和种子千粒质量与土壤电导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960%,说明这3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小花棘豆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居群被分成2组,其中,甘德县柯曲镇和天峻县木里镇居群为一组,其余居群为另一组。综上所述,三江源地区小花棘豆表型性状变异较为丰富,但仅个别表型性状受纬度、海拔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显著。
关 键 词:小花棘豆 表型性状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Q944[植物生产类] Q948.11] S54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