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exia Zhuyu Decoction(膈下逐瘀汤)o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Qi-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UN Meng;TIAN Liying;CHENG Xiaoman;ZHANG Fangfang(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Anhui 230031,Chin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Acupuncture Hospital,Hefei Anhui 230061,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合肥230061
基 金:田丽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安徽省“十三五”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卫办秘(2016)680号]。
年 份:2024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96-1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布洛芬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从经期前5 d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PG)E_(2)与PGF_(2α)水平,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第2、3个月经周期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E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PGF_(2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E_(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GF_(2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 键 词:原发性痛经 气滞血瘀证 针刺 膈下逐瘀汤 布洛芬
分 类 号:R24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