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晓鸿[1] 马俊杰[1] 田明中[2] 孙洪艳[2] 于海亮[3] 熊金玉[1]

LIU Xiaohong;MA Junjie;TIAN Mingzhong;SUN Hongyan;YU Hailiang;XIONG Jinyu(Institute of Natural Cultur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办公室,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矿业》

基  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文化教育实践与自主知识体系研究”资助(编号:3-1-1-2023-07);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自然文化的课程思政与通识素养的协同创新”(重大项目)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89-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DOAJ、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科学自然观、系统发展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上,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虽已取得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高校层面重视度不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系统、课程设置和教材不够完善、教育形式不够丰富等一系列问题。“立足地学、着眼生态、尊重自然、厚植文化”,自然文化教育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时代之所需主动求变、谋自身之发展主动应变而进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实践,对进一步丰富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关 键 词: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自然文化育人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  高质量发展  

分 类 号:TD-0[矿业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