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Analysis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of Qianggan Capsulein in Treating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兵[1] 唐鑫[1] 陈聪[1] 宁嘉怡[1] 周异欢[1] 年四昀[2] 余启明[1,3] 谭相端[1]

ZHANG Bing;TANG Xin;CHEN Cong;NING Jiayi;ZHOU Yihuan;NIAN Siyun;YU Qiming;TAN Xiangduan(College of Pharmacy,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199,China;Zhejiang Starry Pharmaceutical Co.,Ltd,Xianju Zhejiang 317300,China;School of Public Health,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199,China)

机构地区:[1]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广西桂林541199 [2]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居317300 [3]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桂林541199

出  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627,82360678)。

年  份:2024

卷  号:42

期  号:3

起止页码:206-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RCCSE、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基于多靶点虚拟筛选、网络药理学分析和体外实验,探讨强肝胶囊(QGC)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基于PPARα/γ、FXR及sEH的多靶点虚拟筛选选出QGC中具有治疗NAFLD的活性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相关靶点,筛选调控疾病的关键靶点,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20软件和Gromacs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QGC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多靶点虚拟筛选得到235个QGC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320个成分-疾病共同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芹菜素、异鼠李素、迷迭香酸、大黄素甲醚、木犀草素与关键靶点PTPN1、PPARα、PPARγ、AR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迷迭香酸、大黄素甲醚等化合物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稳定性。体外实验结果显示,5个关键活性成分均能改善HepG2细胞的脂肪变性,其中异鼠李素、迷迭香酸、大黄素甲醚改善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效果最佳。本研究通过多层面探讨,为QGC在NAFLD治疗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强肝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靶点虚拟筛选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