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维生素B_(6)的生理活性与合成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Synthesis of Vitamin B_(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楚然[1] 王美玲[1] 黄建忠[1] 柯崇榕[1] 杨欣伟[1]

ZHOU Churan;WANG Meiling;HUANG Jianzhong;KE Chongrong;YANG Xinwei(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National and Local United,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College of Life Scienc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福州350108

出  处:《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170、2021J0117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0495)资助项目。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4

起止页码:88-1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维生素B_(6)(vitamin B_(6),VB_(6))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由六种可相互转换的吡啶类化合物组成:吡哆醇(pyridoxine,PN)、吡哆醛(pyridoxal,PL)、吡哆胺(pyridoxamine,PM)、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5′-phosphate,PLP)、磷酸吡哆醇(pyridoxine 5′-phosphate,PNP)和磷酸吡哆胺(pyridoxamine 5′-phosphate,PMP)。其中,PLP是VB_(6)的生物活性形式,为180多种酶的辅因子。VB_(6)具有抗炎、抗氧化、神经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是重要的营养化学品。吡哆醇盐酸盐(PN·HCl)利用昂贵且有毒的化学物质通过噁唑法完全合成,是VB_(6)目前最常见的商业形式。与化学合成相比,VB_(6)的生物合成在无毒性、高纯度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水平生产VB_(6)的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对VB_(6)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关键酶和稳态调控的深入研究,生物合成的VB_(6)产量将会逐步提高,有望从根本上取代化学合成。对VB_(6)的生理功能、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进行总结,重点介绍生物合成中涉及的代谢途径与稳态调控,提出开发VB_(6)高产菌株的相关策略,以期为VB_(6)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维生素B_(6)  磷酸吡哆醛  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 稳态调控  

分 类 号:Q819[生物工程类] Q5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