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Cor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孝成[1]

LIU Xiaocheng(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Shihezi,Shihezi Xinjiang 832000,China)

机构地区:[1]石河子市种子管理站,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耕作与栽培》

基  金:2022年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口援助新疆塔城地区种植业合作推广项目。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2

起止页码:45-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为探究塔城地区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华美1号,设低密(7300~7600株/667 m 2)、中密(8300~8600株/667 m 2)、高密(9300~9600株/667 m 2)三种种植密度,探讨该区域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低密处理株高最高,其中生理株高较中密、高密分别高1.33、1.59 cm,拔节后高密处理株高最高,开花期高密处理生理株高达230.66 cm、叶枕株高达197.17 cm,均极显著高于中密、低密处理;拔节期前,茎+叶鞘、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拔节期至开花期,茎+叶鞘、叶片、苞叶干物质积累量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成熟期穗位高、茎+叶鞘+雄穗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百粒重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如成熟期低密、中密及高密穗位高分别为89.87、92.87、94.76 cm,而茎+叶鞘、叶片、苞叶干物质转移量、转移效率,茎+叶鞘和苞叶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穗粒数、百粒重、单穗籽粒干物质重则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低密茎+叶鞘对籽粒的贡献率为8.337%,中密降为6.616%、高密低至6.470%,低密、中密、高密处理穗粒数分别为517.07、497.53、447.30粒/穗,差异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密实收产量最高为1230.47 kg/667 m 2。

关 键 词:玉米 种植密度 株高 干物质 产量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