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重要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及地质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Spatial pattern of important geological remains and evaluation of geo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解智涵[1] 刘敏[1] 闫旭纲[1,2] 任亚鹏[3]

Zhihan Xie;Min Liu;Xugang Yan;Yapeng Ren(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Jinzhong 030619,Shanxi,China;Shanxi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Taiyuan 030031,China;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Jinzhong Normal Junior College,Jinzhong 030600,Shanxi,China)

机构地区:[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2]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山西太原030031 [3]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山西晋中030600

出  处:《中国沙漠》

基  金:山西省“1331工程”服务流域生态治理产业创新学科集群建设项目;山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019-22)。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3

起止页码:128-1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地质遗迹是黄河流域旅游资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1 481处重要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格局,建立黄河流域地质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模型深入探究黄河流域各市州盟的地质旅游开发潜力。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重要地质遗迹为集聚型分布,但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地质遗迹集聚程度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地质遗迹整体呈中游稠密、上下游稀疏,一主双副、带状延伸的格局,黄河中下游晋豫交界地带是绝对的地质遗迹核心分布区;(3)全局尺度上正相关的集聚分布态势明显,但局部空间上不同类型、等级的地质遗迹空间关联特征差异显著;(4)黄河流域地质旅游开发潜力的空间分异和极化分布趋势明显,潜力高和较高的市州盟数量较少,潜力低和较低的市州盟约占46.09%,空间上呈现由黄河下游向上游梯度递减的格局。

关 键 词:重要地质遗迹  空间格局  地质旅游 潜力评价  黄河流域

分 类 号:F592[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