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传抄古文“囁”字考释——兼谈古文中的“义近换用”    

An Exa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ransmitted Ancient Character“囁”:Along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Nearness of Meaning interchange”in Ancient Tex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超杰[1]

Sun Chaojie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  处:《国学学刊》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阜阳汉简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1&ZD305)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4

期  号:2

起止页码:115-1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WSKHX、普通刊

摘  要:传抄古文中“嗫”宇写作“■(汗1·12义)”、“■(四5·21义)”等形,因形体讹变剧烈而有种种异说。我们据古文系统内部“弗”字写法以及王家嘴楚简《孔子曰》所见新字形,怀疑其本为从言、弗声之字,即见于中古字书的“䛍”。“囁”“䛍”常可训作“多言”等,以“䛍”表“囁”当是古文异体关系中常见的“义近换用”现象。同时,在考释“囁”形的基础上,我们对“义近换用”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 键 词:传抄古文  囁/讘  䛍  义近换用  

分 类 号:H12[中国语言文学类] H131] K877.5[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