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TXNIP、NLRP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冠心病猝死的关系    

Expression of TXNIP,NLRP3 i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udden death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家文[1] 杨林[1] 闵海[1,2] 王玉[1] 杨丽[1] 陈再翠[1] 戴佳琳[1] 杨小蓉[1] 王杰[1]

WANG Jiawen;YANG Lin;MIN Hai;WANG Yu;YANG Li;CHEN Zaichui;DAI Jialin;YANG Xiaorong;WANG Jie(School of Forensic Medicine/Forensic Judicial Appraisal Center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4,China;School of Bi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School of Health Medicine Modern Industr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贵阳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健康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贵阳550025

出  处:《重庆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60340);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330);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21]15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210660025);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KFKT6)。

年  份:2024

卷  号:53

期  号:15

起止页码:2284-22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JST、PUBMED、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TXNIP、NLRP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继发病变、冠心病猝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经尸体解剖提取的105例心脏冠状动脉标本及来源者相关资料。根据冠状动脉有无硬化斑块将其分为无病变组(n=20)和斑块组(n=85),再根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继发病变及其是否为冠心病猝死案例将斑块组分为非冠心病猝死组(n=25)、冠心病猝死无继发病变组(n=30)和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n=30)。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制片及利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冠状动脉内膜及病灶厚度、纤维帽厚度、坏死灶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冠状动脉TXNIP、NLRP3分布特点及表达情况。结果与无病变组比较,其余3组内膜及病灶厚度、纤维帽厚度、坏死灶厚度更厚,管腔狭窄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猝死无继发病变组比较,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内膜及病灶厚度、坏死灶厚度更厚,管腔狭窄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变组冠状动脉管壁未见TXNIP、NLRP3蛋白表达。非冠心病猝死组TXNIP、NLRP3蛋白强阳性表达率为40.0%、36.0%,弱阳性表达率为32.0%、36.0%,较弱阳性表达率为28.0%、28.0%;冠心病猝死无继发病变组强阳性表达率为50.0%、43.3%,较强阳性表达率为33.3%、36.7%,弱阳性表达率为16.7%、20.0%;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强阳性表达率为73.3%、76.7%,较强阳性表达率为26.7%、23.3%。冠心病猝死合并继发病变组冠状动脉TXNIP、NLRP3蛋白、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斑块内TXNIP与NLRP3表达的吸光度值、蛋白及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TXNIP、NLRP3表达水平与内膜及病灶厚度呈正相关,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P<0.0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猝死 TXNIP  NLRP3 诊断  

分 类 号:R54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