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和政策措施    

Internal Logic and Policy Measures of Empowering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with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文凯[1] 陈辉民[2]

WANG Wen-kai;and CHEN Hui-min(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6,China;School of Economics,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Hunan,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市100006 [2]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出  处:《中国流通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产网络视角下服务业技术进步影响因素、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720731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数字基建与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的机制及对策研究”(22YJA79008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DF2023ZD21)。

年  份:2024

卷  号:38

期  号:9

起止页码:92-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_E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传统观点认为,制造业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服务业是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产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考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副产品”后,服务业的发展并不绿色。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基础,推动服务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鉴于数字经济具有绿色属性,能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途径,加之数字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依靠数字经济推动服务业绿色转型已经具备现实基础,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搭建完整理论分析框架,梳理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的理论逻辑。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型经济形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态,可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提供可行的路径机制:从现实案例看,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数字经济赋能物流业绿色转型;从理论分析看,新质生产力能够依靠数字经济所具有的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优势为服务业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率、形成规模效应为服务业绿色转型提供可行路径。我国服务业绿色转型起步较晚,目前在理念、资金、技术、市场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供配套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强化服务业绿色转型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三是加大对服务业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力度;四是培育和规范服务业绿色转型的市场环境。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服务业 绿色转型  

分 类 号:F4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