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模型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北京邮电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Large Language Models Contributing to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op Innovative Talents: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乔秀全[1] 王楠[1] 郜盼盼[1] 伍力慧[1] 李礼[2]

Xiuquan QIAO;Nan WANG;Panpan GAO;Lihui WU;Li LI(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Beijing 100876;Higher Education Smart Teaching Research Institute,iFLYTEK Co.,Ltd,Beijing 100193)

机构地区:[1]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北京100876 [2]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教智慧教学研究院,北京100193

出  处:《中国教育信息化》

基  金:2022年教育部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学科领域知识图谱及新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编号:2022XF005);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云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2023YB68)。

年  份:2024

卷  号:30

期  号:9

起止页码:9-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随着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也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如何实现产学研用协同的模式创新,构建教育领域大模型,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以大模型赋能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化转型“数字北邮”的实践为核心,介绍北京邮电大学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情况,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大模型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生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探索;提出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具备创造力的“AI+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领域交叉融合人才,教师角色向“人机协同”转变,关注以思考和创造为核心的数字素养培养;北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实践,包括以智慧教室、教学云平台为基础演进到建设大模型赋能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平台;以产教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为机制,在国内率先开展大模型赋能的代码编程教学实践、构建大模型融合知识图谱的自适应个性化学习平台;积极布局教育大模型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与领域头部企业共商共建产学研协同联合实验室,等等。北京邮电大学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产学研协同新机制,以教育大模型为核心,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可以为高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典型经验。

关 键 词:教育大模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  拔尖人才培养 数字北邮  知识图谱

分 类 号:G43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