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翻对小麦-玉米连作区小麦生长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Effect of deep tilling on the occurrence of wheat Fusarium head blight in wheat-maize continuous cropping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梁麦丽[1] 田娇娇[1,2] 李娜[3] 栗梅芳[3] 王伟[3] 张娜[1] 杨文香[1]

LIANG Maili;TIAN Jiaojiao;LI Na;LI Meifang;WANG Wei;ZHANG Na;YANG Wenxiang(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Hebei Province,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Northern Mountain Agriculture,Baoding 071001,China;Qinghe County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Xingtai 054800,China;Hebei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1 [2]河北省邢台清河县职教中心,邢台054800 [3]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石家庄050035

出  处:《植物保护》

基  金: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19226507D);河北省产业体系小麦创新团队(HBCT2023010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70700)。

年  份:2024

卷  号:50

期  号:5

起止页码:254-2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小麦-玉米连作区的秸秆还田已经成为大多数小麦-玉米连作区的重要生产模式,由于秸秆不断还田和全球气候条件的改变,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威胁之一。本研究通过在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北营、邢台塔底、廊坊北黄垡、邢台白木四地比较深翻(30 cm)与旋耕(15 cm)2种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旨在寻找高产、绿色、安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途径。通过研究发现,深翻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地表秸秆量,深翻地块的地表秸秆量较旋耕的减少53.8%~89.0%;深翻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产量6.97%~11.96%;深翻处理田块中捕获的赤霉病菌的有性孢子数量少于旋耕处理,赤霉病的发病率降低。在测试的北营、塔底、北黄垡、白木试验地中深翻对赤霉病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40.56%、43.62%、60.00%和50.26%。深翻措施能有效提高小麦的生长势和产量,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是一种绿色、安全、利于小麦高产的方法。

关 键 词:小麦赤霉病 秸秆还田  耕作方法 病害防控  禾谷镰孢

分 类 号:S47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