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协同分析设计的阿司匹林衍生物在抗冠心病缺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Synergistic aspirin derivatives treat hypoxic inju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雯[1,2] 江萍[1] 杨万祥[1] 苟少华[1,2]

ZHOU Wen;JIANG Ping;YANG Wan-xiang;GOU Shao-hua(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Jiangsu Province Hi-Tech Key Laboratory for Biomedical Research,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2]东南大学,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89

出  处:《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207016)。

年  份:2024

卷  号:59

期  号:10

起止页码:2800-28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EMBASE、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专注于心脏缺血期间由代谢异常和离子平衡紊乱导致的微环境酸化现象,这种酸化现象会显著触发药物抗性,从而限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碳酸酐酶抑制剂在通过pH调节来增强药效方面的潜在作用。首先,在细胞模型中评估了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与阿司匹林在缓解心肌缺氧损伤方面联合使用的功效。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这两种药物组合的协同作用,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修饰的方法,以乙酰唑胺为结构修饰基团,对阿司匹林进行了结构改造,旨在合成出具有更强心肌保护活性的新型衍生物。通过体外和体内心肌缺氧损伤模型,全面评估了上述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和治疗效果。动物实验已获得东南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20240109001)。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结构修饰的阿司匹林衍生物在改善心肌缺氧损伤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本研究揭示了碳酸酐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对药物设计和冠心病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冠心病 碳酸酐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衍生物  缺氧 协同作用  

分 类 号:R9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