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实证犯罪学解释 ——以“犯因性”与“脆弱性”为分析视角
An Empirical Explanation of Criminology on Juvenile Cyber Viol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Criminogenic”and“Vulnerabi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Boyang(Institute of Criminology,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08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基 金: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维民众感知的涉舆型犯罪治理效能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4CFX098)。
年 份:2025
卷 号:23
期 号:1
起止页码:84-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青少年网络暴力是一项涵盖侵害行为与被害经历的犯罪现象,其影响因素值得被学界重点关注和系统挖掘。研究基于主流犯罪学理论,对本土大规模学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网络暴力普遍存在于青少年样本群体中;在薄弱社会控制、低自我控制、不良社会学习、高水平一般紧张的“犯因性”驱使或“脆弱性”诱发下,青少年更容易实施网络暴力行为或遭受网络暴力被害;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频繁地对他人施以暴力,亦会使自身加速成为他人“以暴制暴”的对象。研究结论旨在为“数字犯罪”与“轻罪治理”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网络暴力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和循证依据。
关 键 词:网络暴力 青少年 犯因性 脆弱性 实证研究
分 类 号:D922.7[法学类] D66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