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 of Acorus tatarinowii volatile oil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甜甜[1] 谭娟娟[2] 张惠钰[1] 杨洪义[2]

ZHENG Tian-tian;TAN Juan-juan;ZHANG Hui-yu;YANG Hong-yi(College of Medical Technology,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Medicine,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2]陕西中医药大学整合医学研究院,咸阳712046

出  处:《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基  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1-ZZ-JC009);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重点实验室项目(22JS006);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23-JC-QN-0853)。

年  份:2025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156-1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首先,检索TCMSP、CNKI和PubChem数据库收集挥发油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挥发油成分靶点;利用DisGeNET、DrugBank、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Cytoscape 3.10.1、String和DAVID数据库分析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活性成分可能为香树烯、α-蒎烯、β-细辛醚等8种化学成分;关键靶点可能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主要富集于核因子κB受体(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善小鼠抑郁状态,显著下调抑郁小鼠海马PTGS2、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量(P<0.01),减少小鼠海马PTGS2及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阳性细胞数量。上述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TNF、IL-17信号通路有关。

关 键 词:石菖蒲挥发油 网络药理学 抑郁症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R964[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