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江苏海安里下河地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及成因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selenium-rich soil in Lixiahe area of Hai'an,Jiangsu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Jinwei;LIU Qiang;REN Yanbin;DING Xiaoqin;YANG Guifang;ZHANG Songwei;HU Li;ZHANG Di(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of Jiangsu Province,ECE,Nanjing 210007,Jiangsu,China;Coastal Caline-alkali L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MNR,Nanjing 210007,Jiangsu,China;Jiangsu East China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Nanjing 210007,Jiangsu,China;Hai'an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Nantong 226600,Jiangsu,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省海洋地质调查院,江苏南京210007 [2]自然资源部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与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07 [3]江苏华东地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7 [4]海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南通226600
基 金:江苏省2021年度省级地质勘查资金项目《海安市富硒土地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示范》(编号:苏财资环[2021]46号)。
年 份:2025
卷 号:44
期 号:1
起止页码:173-1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研究目的】近年来,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成因尚不明确。以海安里下河地区为例,探讨平原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而指导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研究区1800组表层土壤样品和1000组土壤剖面样品地球化学数据,并给合以往研究资料,对数据开展了综合分析研究,采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演了母质沉积环境。【研究结果】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中Se含量最高达0.63 mg/kg,富集区(≥0.3 mg/kg)面积达66 km2。土壤垂向剖面上,耕作层(0~20 cm)、犁底层(20~40 cm)、心土层(50~80 cm)、底土层(80~100 cm)和深土层(150~180 cm)Se平均含量分别为0.23 mg/kg、0.18 mg/kg、0.13 mg/kg、0.12 mg/kg、0.11 mg/kg,表聚性十分明显;表层土壤Se含量与母质层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6~0.8(p<0.01)之间。地表高程与土壤Se含量出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p<0.01),地势越高,土壤Se含量越低;土壤有机质与Se呈显著的正相关,成壤过程对硒具有重要的吸附和固定作用。【结论】研究区母质层主要受古潟湖-砂坝沉积体系的控制,富硒土壤主要为发育于古潟湖相的母质经表生富集作用形成,潟湖相沉积环境控制了土壤硒富集边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揭示了土壤硒富集控制因素,其中土壤有机质对于研究区Se的富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土壤硒富集的贡献率达70%。
关 键 词:富硒土壤 土壤有机质 潟湖 里下河 成因 江苏海安
分 类 号:P595] X825[地质学类;地质类] S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