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个地理种群野生棘胸蛙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析    

Analysis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Function of the Giant Spiny Frog from Three Geographic Popul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晗[1] 万刚[1] 王岩峰[2] 朱飘[1] 郑荣泉[1,3] 阳钢[1,4] 朱灵红[1] 胡晓晓[1,3]

LI Han;WAN Gang;WANG Yanfeng;ZHU Piao;ZHENG Rongquan;YANG Gang;ZHU Linghong;HU Xiaoxiao(Key Laboratory of Wildlife Biotechnology,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Yongka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Yongkang,321300,China;Xingzhi College,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Lanxi,321100,China;Department of Fisheries Science,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省重点实验室,金华321004 [2]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永康321300 [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兰溪321100 [4]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南昌330031

出  处:《野生动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0454);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攻关项目(2023yyzygg-03);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2-015);永康市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

年  份:2025

卷  号:46

期  号:2

起止页码:376-3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研究不同生活环境下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东部(浙江)、中部(广东和江西)和西部(广西和贵州)3个地理种群的棘胸蛙进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功能分析。测序结果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共有OTU 530个,各地区特有OTU分别为48、123、118个。西部地区棘胸蛙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3个地理种群棘胸蛙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西部地理种群的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沙雷氏菌属(Serratia)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地理种群,东部地理种群的小螺菌属(Mucispirillum)丰度较其他2个地理种群高。3个地理种群棘胸蛙肠道微生物功能也存在共性,主要集中于新陈代谢中的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本研究从肠道微生物角度探究棘胸蛙的环境适应性,为其生态保护和健康养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棘胸蛙 地理种群 肠道微生物 生态保护

分 类 号:Q9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