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DeepSeek的技术创新与生成式AI的能力上限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DeepSeek and the Upper Limit of Generative A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天琪[1,2] 蔡恒进[3]

CAI Tian-qi;CAI Heng-jin(School of Innovation,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Wuhan Hubei 430060;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Shenzhen Guangdong 51807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2)

机构地区:[1]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2]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71 [3]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异质性动态宏观模型的机器学习求解算法与应用研究”(72433004)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5

卷  号:46

期  号:4

起止页码:136-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DeepSeek通过混合专家模型(MoE)、群体相对策略优化(GRPO)、多头隐式注意力(MLA)等创新技术,仅以传统大模型5%-10%的成本实现了与GPT-4o等闭源模型相当的性能,挑战了依赖规模化资源投入的AI发展范式。DeepSeek的开源战略与去中心化模式降低了行业门槛,推动了全球技术协作与分布式智能生态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文本将通用人工智能(AGI)重新界定为由当前生成式技术构成的一系列人工智能系统的连续谱系,具备内插和有限的外推能力。当前,AI技术已进入AGI阶段,OpenAI从工程上首先实现了对人类系统1功能的模仿,DeepSeek的“深度思考”展示了系统2功能。AGI的成熟阶段将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无“我执”的“同理心”,但其能力仍受限于数据驱动的统计模式识别框架。超级人工智能(ASI)通过人类分身被赋予“建中立极”的主动探索性,能够通过极限外推突破既有认知框架,创造全新的认知坎陷。文本提出“Life++”作为ASI的可能实现路径,主张每个人都能通过个性化数字分身进入元宇宙,与计算节点、感知节点和存储节点协同进化,避免中心化垄断风险。这一愿景强调技术服务个体需求,通过去中心化架构平衡效率与安全,为重塑人类社会认知提供新路径。DeepSeek的崛起不仅仅是技术路径分叉的标志,更预示着AI将开创由工具属性转向深度赋能人类生存与创新的新纪元。

关 键 词:DeepSeek  通用人工智能  超级人工智能  Life++  元宇宙  

分 类 号:TP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