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白屈菜缓解IPEC-J2细胞炎性损伤作用研究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helidonium majus on IPEC-J2 Cells based on HPLC Fingerprint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Zehan;ZHANG Ruoyi;LIN Huiying;ZENG Chunli;LIN Fu;LI Jian(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Animal Health,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Fujian Fud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Fuzhou 350000,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兽医中药与动物保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2]福建福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州350000
基 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NZ029023)。
年 份:2025
卷 号:56
期 号:5
起止页码:2466-24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白屈菜可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和呼吸道炎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白屈菜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采用HPLC法建立15批白屈菜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白屈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其核心抗炎成分,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其核心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将指纹图谱指认的共有峰与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核心成分取交集,MTT法和ELISA法研究其对IPEC-J2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结果发现,15批次白屈菜中有12批次相似度>0.9,标定出21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6个分别为原阿片碱、白屈菜碱、黄连碱、血根碱、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网络药理学筛选出8个核心抗炎成分,分别为异紫堇定碱、(s)-金罂粟碱、(s)-氢化小檗碱、小檗碱、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氧化血根碱和(+/-)-高白屈菜碱;上述2组成分交集为白屈菜碱、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参考中国药典规定,选取白屈菜红碱,研究其对IPEC-J2细胞炎症的影响,发现2.5~10μg·mL^(-1)白屈菜红碱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IL-4和IL^(-1)0含量,降低NO、IL^(-1)β、IL-6、IL-8、TNF-α和TGF-β1含量。综上,本研究建立了白屈菜HPLC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揭示了白屈菜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其质量控制与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白屈菜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白屈菜红碱 抗炎作用
分 类 号:S853.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