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纳米中药诱导铜死亡及铁死亡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Nano-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duced Cuproptosis and Ferroptosis in Tumor Resistance:A Review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UAN Haiping;LU Baoping(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Institute of Hepat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郑州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郑州450046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310319);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24ZY2156)。
年 份:2025
卷 号:31
期 号:13
起止页码:308-3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铜死亡和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2种金属离子依赖的细胞死亡方式,分别由细胞内铜、铁稳态失衡及氧化应激触发,在抗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铜死亡通过铜过载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蛋白质毒性应激,而铁死亡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驱动。传统中药虽能调控这2种死亡机制,但因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其应用。纳米中药通过物理纳米化或载体递送技术,显著提升药物的靶向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结合缓释、控释特性,可精准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金属离子稳态及氧化还原平衡。研究表明,纳米中药如雷公藤红素-铜复合物(Cel-Cu NP)可通过增加细胞内铜蓄积并抑制谷胱甘肽(GSH)水平,诱导铜死亡;而载有喜树碱或青蒿素的纳米系统则通过芬顿反应及GSH耗竭触发铁死亡。此外,纳米材料的协同作用(如铁基MOF联合荜茇酰胺)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尽管纳米中药在靶向铜死亡与铁死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制备工艺复杂、剂量优化不足及与传统中医整体观结合不充分等挑战。未来需深入探索2种死亡机制的交互作用,开发多靶点纳米递送系统,推动中医药理论与纳米医学的深度融合,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
关 键 词:纳米中药 铜死亡 铁死亡 肿瘤
分 类 号:R730] R944[临床医学类] R28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