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茯苓水提物治疗大鼠肾阳虚水肿的活性成分及机制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s of Poria Cocos Water Extract in Treating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Edema i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Dan-dan;LI Hui-jun;YE Xiao-chuan(Hubei Key Laboratory of Diabetes and Angiopathy,School of Pharmacy,Xianning Medical College,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Hubei 4371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药学院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咸宁437100 [2]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3004);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9ACA121)。
年 份:2025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283-2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茯苓水提物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茯苓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治疗肾阳虚水肿的靶点基因,并采用分子对接及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筛选出14个茯苓水提物活性成分,其中猪苓酸C(Polyporenic acid C)、3-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Trametenolic acid)、3-表去氢土莫酸(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为核心活性成分。筛选出57个相关靶点,关键靶点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AT1)型受体(AGTR1)、肾素(REN),均参与关键作用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茯苓水提物可明显升高肾阳虚水肿大鼠尿量和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降低尿蛋白、抗利尿激素,同时升高血清中ACE、AGTR1、RE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茯苓水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Polyporenic acid C、Trametenolic acid、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其治疗大鼠肾阳虚水肿的效果可能与其通过Renin-Angiotensin System信号通路与关键靶点ACE、AGTR1、REN的结合相关。
关 键 词:茯苓 网络药理学 肾阳虚水肿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