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海陆相来源油识别与混源油贡献定量评价:以牙哈构造带为例
Identification of oil sources from marine-continental faces source rook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ixed-source oil contributions in the southern slope of Kuqa Depression,Tarim Basin:A case study of the Yaha structure zo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ANG Jun;PING Hongwei;WU Shaojun;ZHAO Fengquan;WANG Xiaoxue;YUAN Rui;LU Zhongdeng;DENG Xiaorui;SONG Yu(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orla Xinjiang 841000,China;R&D Center for Ultra-Deep Complex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NPC,Korla Xinjiang 841000,China;Department of Petroleum Geology,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武汉43007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76,42272169)。
年 份:2025
卷 号:44
期 号:4
起止页码:201-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库车坳陷南斜坡牙哈地区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然而其原油来源仍不明确。选取了牙哈地区13个原油样品对其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并采用端元油模拟混合的方法揭示了混源油中海陆相油混源贡献。依据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牙哈地区原油可以大致分为3类:陆相油、海相油以及混合油。陆相油主要来自陆相源岩,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介于1.20~2.35,平均值为1.74,三环萜烷(TT)以C_(20)TT和C_(21)TT为主峰,存在高丰度的C_(30)早洗脱重排藿烷(X化合物)等重排类化合物,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介于−28‰~−32‰。海相油是多期海相油的混合,Pr/Ph介于0.74~0.92,平均值为0.81,三环萜烷以C_(23)TT和C_(24)TT为主峰,存在高丰度的长链三环萜烷,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均轻于−32‰。此外,海相油中均检测到25-降藿烷类化合物,指示海相原油早期遭受了强烈的生物降解。混合油兼具海相和陆相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特征。除牙哈401和牙哈3井计算的原油绝对成熟度值偏低外(牙哈401井镜质体反射率R_(c)为0.54%,牙哈3井R_(c)为0.57%),研究区内其他原油的成熟度总体分布比较均匀,R_(c)介于0.86%~1.11%,平均值为0.97%。二端元混合贡献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混合油中海相油占比均超过60%,其中桥古1井海相油占比可达到90%以上。油源分析表明研究区的陆相油主要来源于三叠系黄山街组,海相油来源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研究成果表明库车坳陷南斜坡传统陆相油区依然存在发现海相油气的潜力,对拓展南斜坡下一步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牙哈地区 生物标志化合物 碳同位素 混源贡献 玉尔吐斯组 源油识别 库车坳陷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