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原位电热脱附技术在某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situ electric thermal desorption technology used in remediation at an organics-contaminated s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迟克宇[1,2] 李传维[1,2] 籍龙杰[1,2,3] 闫利刚[1,2] 刘鹏[1,2] 李书鹏[1,2] 韦云霄[1,2]

CHI Keyu;LI Chuanwei;JI Longjie;YAN Ligang;LIU Peng;LI Shupeng;WEI Yunxiao(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Co.Ltd.,Beijing 100015,China;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Site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Beijing 100015,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5 [2]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15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出  处:《环境工程学报》

基  金: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YFE0102000)

年  份:2019

卷  号:13

期  号:9

起止页码:2049-20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某退役化学试剂厂土壤及地下水中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苯、氯苯为目标污染物,基于电热脱附技术开展了中试规模的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经电热脱附处理后,土壤中氯乙烯、氯苯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00%、99%,均低于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中污染场地(住宅用地)中土壤筛选值;地下水中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苯、氯苯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5%、93.5%、96.4%、99.3%。此外,加热井设计间距对土壤温度变化有明显影响,间距为3.0 m的加热井布设方案下的升温时间短且升温效果好,优于间距为4.0 m的加热井布设方案,但两者均可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标;加热边界有效热传递范围可达2.0 m;止水帷幕与加热边界的最佳间距至少为3.0 m;目标温度越高,热脱附时间越长,热脱附效率则越高。同时,还讨论了土壤含水率及渗透性等因素对脱附效果的影响。电热脱附技术对修复氯代烃类有机物污染场地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关 键 词:热传导技术  原位修复 有机污染物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