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及荧光特征  ( EI收录)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Typical Agricultural Watershed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齐磊[1] 江韬[1,2] 赵铮[1] 木志坚[1] 魏世强[1] 闫金龙[1] 梁俭[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 [2]Department of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me SE-90183,Sweden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307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22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XDJK2013C151);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2098)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879-8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田地、菜地和民用地)对土壤DOM地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DOM性质差异明显,以林地DOM的芳香性程度较高,腐殖化特征最强,其次为田地;尽管居民用地和菜地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高(均值分别为0.81 g·kg-1和0.89 g·kg-1),但是芳香化程度低,DOM中非生色组分对高DOC含量的贡献明显.所有样本荧光指数(FI)介于自生源特征(FI=1.9)和陆源特征(FI=1.4)之间,自生源(类蛋白组分)和异生源(类腐殖组分)对DOM均有贡献.大部分样本r(T/C)都大于2.0,说明该农业小流域土壤DOM受外来因素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尤以菜地为代表.另外,不同特征光谱参数对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DOM结构和性质差异性的灵敏程度不同,光谱斜率比值(SR)和腐殖化指数(HIX)不能反映DOM地化特征的差异性,因此单一光谱指标并不能全面提供DOM的特征信息,建议两种光谱分析方法联用.

关 键 词:土壤溶解性有机质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分 类 号:X8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