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BR与SMBR脱氮除磷特性及膜污染控制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Control of Membrane Fouling in MBR and SMB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小马[1] 赵焱[2,3] 王开演[2,3] 赵阳国[1]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2]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深圳518018 [3]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518018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000025);粤海水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项目(2012B090900018)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1013-10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提高污水深度处理效能和工艺运行的稳定性,研究以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为对象,对比研究其脱氮除磷特性、缺氧时间对工艺效率的影响及膜污染控制策略,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两种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曝气能强化系统脱氮,使SMBR工艺去除总氮效果优于MBR,而在氨氮、总磷、COD、浊度去除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去除率分别为94%、78%、80%、97%.延长SMBR工艺缺氧时间对COD、氨氮去除无显著影响,降低了总氮、总磷的去除率,总氮去除率由61%下降到46%,总磷由74%下降到52%.采用间歇曝气和投加一定浓度的粉末活性炭(PAC)均有利于减缓膜污染.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两种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无显著差异,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为系统中的高丰度功能菌群,为工艺高效运行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关 键 词: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脱氮除磷 微生物群落  间歇曝气 粉末活性炭

分 类 号:X70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