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ANG Li;YANG Yi-sheng;XIAO Qian-guo;LI Ai-juan(School of Psychology,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010022;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Center,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500;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402160;School of Humaniti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Inner Mongolia,01005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2]西南石油大学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500 [3]重庆文理学院情绪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重庆402160 [4]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基 金: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依恋的测量及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YJA850014);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文化依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B201811932Z);2018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文化依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XJJB18001)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107-1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文化依恋是个体与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结,其产生过程类似于婴儿对其主要照顾者产生依恋的过程。文化依恋理论为研究个体跨文化适应能力以及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已有文献从文化依恋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个体对文化依恋的反应及心理机制等角度展开了一些实证研究,本文在对文化依恋的内涵与理论、测量手段、相关实证研究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从文化依恋的概念和结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心理机制和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构建少数民族双文化依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文章认为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文化依恋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现实意义,并建构适用于我国多元文化背景的文化依恋理论和实证研究体系。
关 键 词:文化依恋 现状 展望 双文化依恋
分 类 号:C912.6[经济学类] G05[社会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