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探究——以杭州市为例
Classified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atterns of rural domestic wast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AN Ze-dong;LI Xiang-ru;BI Feng;QIN Yong;XU Gang;TU Han;WU Wei-xia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Resource Scienc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Rural Energy Office of Hangzhou,Hangzhou 310020,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58 [2]杭州市人民政府农村能源办公室,杭州310020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与治理重大专项(2014ZX07101-012);杭州市农办项目(515401-C51701)~~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688-6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索适宜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法,以杭州市的10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座谈访问、问卷调查、实地检测以及生活垃圾物理组成分析等方式,研究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组成特征,以验证其源头分类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不同分类收运方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影响,从经济性、运行状况以及管理与社会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估杭州市农村主要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结果表明: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中主要组分为厨余类、纸类、橡胶塑料类、纺织类、灰土类和玻璃类,分别占垃圾总量的55.9%、9.0%、10.8%、5.7%、4.0%和7.2%;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比例分别为55%、1%和20%,且易腐垃圾适于用堆肥化方式处理;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初期,"二分法"(分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是较理想的源头分类方法;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通过3种模式分类收运,且采用不同的分类收运模式明显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经济成本和易腐垃圾的有效收运比例,显著影响了基层管理执行人员的管理效能、农村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正确率及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接受度。研究表明,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初期,较适宜的分类收运方法是上门收运农户门前分类垃圾桶中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关 键 词: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组成特征 垃圾分类 源头分类方法 分类收运
分 类 号:X79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