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汉唐时期粟特乐舞与西域及中原乐舞交流研究——以龟兹、敦煌石窟壁画及聚落墓葬文物为例(上)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翟清华[1]

机构地区:[1]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

出  处:《新疆艺术(汉文)》

年  份:2019

期  号:5

起止页码:4-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粟特人本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东伊朗语的一个古老民族。伴随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粟特人开始活跃在丝路上,进行经商贸易并大规模移民,形成粟特聚落。他们经过塔里木盆地南北,然后到达河西走廊,沿固原到达唐都长安或东都洛阳,从洛阳东行北上经卫州、相州等地到达营州,或者从灵武东行,经六胡州到达河北重镇幽州。在中国北境丝绸之路上的城镇,都有粟特人的足迹,来到中国的粟特商人需起一个汉姓,从撒马尔罕城来的一般姓康,从布哈拉来的一般姓安,唐朝时期,被分成康、安、曹、石、米、何、史等九国,以国名冠以“九姓胡”,来华粟特人大多为商人,也有部分是农民、士兵家属、难民。研究丝绸之路一定绕不开粟特这个古老的民族,如果没有该民族于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活动,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可能如此繁茂。

关 键 词:粟特人  撒马尔罕 胡腾舞  龟兹乐舞 琐罗亚斯德教 印度人  敦煌石窟壁画  汉唐时期

分 类 号:K871.4] J722.4[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