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冻融循环后砂岩三轴卸围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EI收录)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STONE AFTER FREEZING-THAWING CYCLES UNDER TRIAXIAL CONFINING PRESSURE UNLOAD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俞缙[1] 傅国锋[1] 陈旭[2] 郭晓颖[1]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21 [2]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11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01160);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385047)

年  份:2015

卷  号:34

期  号:10

起止页码:2001-20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4501525777)、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寒区边坡工程岩体受冻融循环和开挖卸荷双重作用的影响规律,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砂岩进行单轴、三轴压缩及峰前卸围压3种力学试验,重点研究冻融循环后砂岩在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力学性能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导致岩样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减小。(2)相同围压降低量下,岩样径向应变与体应变变化较大,轴向应变变化相对较小。(3)冻融损伤越大,径向应变和体应变对围压降低越敏感。(4)岩样变形模量在卸围压过程中逐渐降低,冻融循环次数越高降低速率越小,且初始变形模量越低。(5)泊松比在卸围压过程中逐渐增大,冻融循环次数越高增速越低,泊松比增长初期与体应变大致呈线性关系。(6)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岩样单轴压缩破坏模式均为劈裂破坏;常规三轴压缩破坏模式均为剪切破坏,剪切带大致沿端面对角开展,并伴随局部岩块掉落;峰前卸围压破坏模式为介于单轴和常规三轴间的混合模式。

关 键 词:岩石力学 冻融循环 三轴卸围压  砂岩 力学特性 破坏模式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