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189H指数:18北大核心: 362 CSSCI: 353 CSCD: 4 RDFYBKZL: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1
《经济问题》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璇  出版年:2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3CKS027)。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关系未来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应基于科技—人才—制度“三位一体”的框架,即以科技为根本动力、以人才为主体依托、以制度为必...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农业 科技  人才  制度  
数字人文视阈下红色档案资源的遴选、组织与开发策略研究
2
《情报科学》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翟乐 李金格  出版年:2021
【目的/意义】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做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以数字人文为研究视角,构建场景类、红色经典人物类、延续红色精神类的三大资源类型的红色档案资源;总结出专题数...
关键词:数字人文  红色档案资源  知识组织 遴选机制 开发策略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特征、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3
《学术探索》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豆素勤 王强  出版年:2023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TJHSZY22-06)。
数字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出现了数字化变革,呈现出全面性把握育人对象、多向性推动育人主体互动、精准性分析育人对象、定制性供给育人内容等主要特征,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顺势出场。同时,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中,面临着数字赋能催生的...
关键词:数字赋能  思政教育 主要特征  现实困境  突破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基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模式
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永奇  出版年:2019
西北大学2019年度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同频共振:立德树人语境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改革与创新路径”(编号:XM05190439)
认为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在培养时代新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弘扬主流价值上具有共通性,在锻造科学思维方式上具有互利性。提出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显性和隐性教育  共同体
慈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马小勇 许琳  出版年:2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99CSH0 0 3 )
在将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引入慈善理论的基础上 ,仿效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 ,分析了慈善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措施 。
关键词:慈善行为 经济学分析 激励措施  中国  慈善事业 慈善组织 税收 工作效率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6
《国外理论动态》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刘莹  出版年:2008
关键词:风险社会理论 当代中国  贝克  著名学者 现代社会 社会现象 风险因素  现代性  
“我有一个身体”与“我是身体”——中西身体观之比较
7
《哲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张再林  出版年:2015
西方与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可分别用"我有一个身体"与"我是身体"二者加以概括。如果说前者以其科学意义上的物体论的身体的主张,为我们指向了西方传统的身体现的话,那么,后者则以其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身体的强调,为我们指向了中国传...
关键词:中西身体观  物体论的身体  本体论的身体  
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产业链韧性: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8
《统计与决策》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佳荣 同雪莉  出版年:2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3BKS156)。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创新要素配置  产业链韧性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研究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张炜达 李鑫 赵欣云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DJ01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FZX02)。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也是支撑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其生成逻辑具有多重向度。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法律制度不健全、...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治理 法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重理性向度
10
《社会主义研究》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胡军良  出版年:2007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交往理性--构建和谐政治的哲学基础研究(06JK098)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又一次理性升华。从哲学理性的视角看,它至少凸显了这样几个理性向度:一是以对话沟通、倡导共识与尊重差异为旨趣的交往理性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交往理性向度  人文价值理性向度  道德实践理性向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