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检察机关    司法实践    操纵证券市场    法医病理学    交通事故    

研究学科:交通运输类    机械类    自动化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5H指数:3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探讨
1
《经济与社会发展》淮安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章其彦  出版年:2008
当前,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务犯罪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已难以适应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需求,职务犯罪侦查工...
关键词:职务犯罪 技术侦查 测谎技术 通讯监听技术  
一汽大众迈腾B7L1.8T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分析及诊断
2
《时代汽车》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刘家军  出版年:2019
日常生活中汽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有:起动机无法运转;起动机运转正常,发动机无法起动;发动机运转异常等。本文针对一汽大众迈腾B7L1.8T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给出了排除相关故障的一般性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迈腾B7L  发动机 无法起动 故障分析诊断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3
《唯实》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章其彦  出版年:2009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律的总的根本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进入中国后,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法律观、邓小平理论法律观、依法治国法律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内涵  内容  历程  发展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浅析
4
《中国法医学杂志》淮安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 张维敏 谢洪彪  出版年:2016
1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原因 在交通事故中,伤者死亡可发生在事故当时,也可在事故发生后较短时间内(24h)内死亡,或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死亡.前述两种死亡,案件审理中争议较少,但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死亡的,其死亡因果关系的确...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交通事故 非即时性死亡  死亡原因  
操纵证券市场罪兜底条款之探析
5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张岳男  出版年:2012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且难以认定。比较和分析各国相关立法与我国相关规定,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操纵行为,可见我国"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方式的犯罪,现阶段主要包括蛊惑...
关键词:操纵证券市场罪  蛊惑交易  虚假申报 特定时段交易  抢帽子交易  违反诚信的安定操作  
操纵证券市场罪之主观要件及司法认定
6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张岳男  出版年:2012
操纵证券市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为了更好地区分合法投资行为与违法操纵行为,本罪中应增加"引诱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目的要件,同时,为解决司法认定的难题,应充分发挥司法推定在认定主观方面的作用,但不宜采用举证责任...
关键词:操纵证券市场罪  犯罪目的 举证责任倒置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
7
《唯实》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薛国骏  出版年:202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律监督机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式现代化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职能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监督  
数字签名技术在检察机关电子政务中的研究与应用
8
《科技广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淮安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 翁业林 窦豆  出版年:2010
数字签名技术原理中的椭圆曲线与其他密码体制相比具有很强优越性,其应用前景很广阔。本文重点讨论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在检察机关电子政务中的应用,通过将ECDSA算法应用到XML数字签名方案中,最后这套方案在...
关键词:数字签名 椭圆曲线  电子政务
穿越死亡的重建
9
《清风苑》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汪彦  出版年:2024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这本书当成法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那便是低估了其价值。我会在书店里注意到这本《法医报告:死亡教会我们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正关注“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的话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封面的推荐词,“一位法医人类学家的手...
关键词:死亡  法医人类学家  意义  法医报告  遗骨
论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
10
《科教导刊(电子版)》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王英杰  出版年:2014
刑法法条规定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并没有规定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均认为诈骗罪应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既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我辩解的理由,也是控方和辩方...
关键词:诈骗罪 非法占有 目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