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海区    农村    蔬果    艾滋病    健康教育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89H指数:7北大核心: 9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宁波市镇海区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1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坚强 蔡曦 钟良康 谢益君 陈米娜  出版年:2011
镇海区科技计划项目(2009-52)
目的:了解镇海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为确保蔬菜食用安全提供监管依据。方法:通过对镇海区蔬菜生产基地和散户生产和镇海各菜场中销售的叶菜类、果菜类、茎菜类、根菜类、花菜类等的农药残留量按季节进行抽样,用气相色谱法...
关键词:镇海  蔬菜 农药残留
食用植物油中羰基价测定方法的改进
2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方波 钟良康  出版年:2005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 羰基价 测定方法  二聚体 三聚体
HBeAg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携带情况调查
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谢益君  出版年:2006
目的:为了了解HBeAg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各年龄组中HBeAg抗原阳性有显著性差异,20-岁年龄组中HBeAg阳性率为最高。结论:卫生监督机构应该加强对20-岁...
关键词:免疫酶联吸附试验  HBEAG HBSAG 抗原 乙肝疫苗 免疫力  HBV病毒
超短柱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硫氰酸盐
4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钟良康 方波  出版年:2005
关键词:硫氰酸盐 气相色谱法测定  高铁血红蛋白 顶空  超短  呼吸道吸收 同时发生  硫氰化物 代谢产物  人体吸收  肺排出  机体内  胃肠道  氰化氢 化合物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蔬果中2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5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蔡曦 钟良康 丁坚强 谢益君 陈米娜 方波  出版年:2011
镇海区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52)
目的:建立蔬果中2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GC-FPD分析方法。方法:采乙腈均浆提取样品中的有机磷类农药,通过固相萃取仪提取净化,用FP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23种有机磷农药在0.05μg/ml~2.0μg/ml范围内均有较...
关键词:固相萃取 快速  有机磷农药 蔬果
宁波市镇海区暗娼监测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6
《上海预防医学》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金寒洁 房家安 刘巨敏 张亚芬 潘鹏英  出版年:2010
关键词:暗娼人群 监测结果  镇海区  宁波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预防控制工作 传播途径  高危人群  
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病问题与对策
7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建华  出版年:2007
随经济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经济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加上对流动人口卫生防病措施滞后,常常造成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高发,儿童、孕妇保健水平低。文章针对流动人口存在的卫生防病问题和原因进行...
关键词:流动人口 卫生防疫 问题  对策  
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试点效果评价
8
《上海预防医学》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洪潞 翁阿宝 张亚芬 陈家群 戴君良  出版年:2006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 综合防制措施 试点效果  农村 人体寄生虫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与效果评价
9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建华 陆静珠  出版年:2007
随经济发展大量流动儿童涌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探索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镇海区依托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新建管理网络,落实经费和考核机制,同时加强接种门诊的建设和宣传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免疫规划 流动儿童 对策  效果评价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10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谢益君  出版年:2008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实验室诊断的方法。方法:梅毒螺旋体病原体的检测以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非特异反应素抗体检测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的方法。结果:感染梅毒后可检出阳性结果的试验顺序通常是FTA-ABS试验→非...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 非特异反应素抗体  特异性抗原 非特异性试验  特异性试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