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生命    新课程改革    班主任    班会    教师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4H指数:2北大核心: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班主任谈心“五招”
1
《青年教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林江琼 吴勇斌  出版年:2009
李镇西说:“离开了和学生心与心的交融,一切教育都谈不上。”谈心是班主任的法宝之一,是班主任工作艺术与技巧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之间言语交流、心灵沟通、感情培养的重要方式,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有效的谈心能化解师生的矛盾,解开...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谈心 学生思想  心灵沟通 工作艺术 言语交流 感情培养 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潜能的“生命”课堂
2
《思想政治课教学》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吴勇斌  出版年:2007
教育是人的教育,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应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生命意识,使学生能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命”  学生潜能  激发  人生价值观 人的教育  生命活动 传授知识
例谈“班训”的作用和制定
3
《学校管理》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吴勇斌  出版年:2008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接手一个高一的新班,当班主任。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这个班级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晚自习的时候经常像闹市一样,毫无纪律约束。初出茅庐的我不知所措,心里有点发怵!才一个星期就这样,以后该怎么管?我去请教一个...
关键词:纪律约束 就这样  班级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班会课  身心发展规律 班集体  教育目标  学习委员 学习规律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的几种常见综合题型
4
《中学数学月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陈龙彬  出版年:2013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解答分类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分类讨论问题的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具意义.
关键词:分类讨论问题 初中数学 综合题型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思维 思想方法  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集体备课模式的新探索
5
《学校管理》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吴勇斌  出版年:2009
传统的集体备课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陷。1.功能狭窄,作用单一通常集体备课的时间为一节课。
关键词:集体备课 校本教研活动 备课组 说课  新课程改革  评课 共性化 主讲者  上一周  集体研究  
让班级成为诗意栖居的乐园
6
《思想政治课教学》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吴勇斌  出版年:2007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反映了人对于安全和归属的本能愿望,更反映了人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诗...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 乐园  班级 理想状态  诗意栖居 海德格尔  知情意行 全面发展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亦应有“度”
7
《基础教育参考》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吴勇斌  出版年:2007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目前,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沙龙式等学习方式,正在逐步成...
关键词: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主动性 中心任务  合作式 体验式 探究式 新课堂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探微
8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蔡良永  出版年:2016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更适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符合语文写作教学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 语文写作 合作教学模式 写作教学模式 学习态度  写作兴趣  合作意识  议论文写作  人际交往能力 写作思路  
校长课程文化领导:引领学校走向卓越
9
《青年教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庄国平  出版年:2012
随着课程改革以及对课程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也从课程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内涵因着课程变革历史发展的脉络发生着变化,课程领导发展至今,其...
关键词:课程领导 课程文化 学校  校长 课程理论研究 课程问题 课程改革  课程管理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10
《天津教育》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林江琼  出版年:2007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这样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关键词:善行 老子 救人 圣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