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    乡村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74H指数:6北大核心: 11 CSSCI: 1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指向
1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伟  出版年:2023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结合?它具有怎样的理论指向?有研究者从文化思想的宏观视角,表达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却忽...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政策 理论方法  理论体系  
基于协同学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路径
2
《高教论坛》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印房  出版年:2019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的地方高校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研究"(Z2018053)
"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协同育人和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关键在于以协同学为引领,构建理念引领、课程融合、队伍协同、共享平台、制度保...
关键词:协同学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转变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成功之道
3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海青 李青青  出版年:2021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研究”。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必须要深入到其政党特质中去把握。就政党特质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源于自觉的使命认同与有效的使命践行,源于严密的组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  组织  战略  民众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人的个性发展
4
《山东社会科学》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霞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方式变迁与文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3BKS038);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8BXSXJ08)的阶段性成果
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人的需要不同,对美好生活的界定也不一样。对于美好生活的界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努力方向,同时对人的个性发展也产生影响。古代社会无论中外,美好生活就是追求道德完善和精神自由,对人的个性发展具...
关键词:美好生活  个性  道德 实践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判定标准及内涵的几点思考
5
《思想政治课研究》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田福宁  出版年:2018
2017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政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体系研究"(17CSZJ34);德州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德州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小组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038)阶段性成果
伴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蓬勃发展,对"究竟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判定标准问题的解答日益迫切。为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判定标准,文章从"破"的角度,紧紧抓住高校思政课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判定标准  
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的人的全面发展尺度
6
《山东社会科学》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霞  出版年:2021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8BXSXJ08)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应体现人的发展尺度。从人的发展尺度角度来说,美好生活方式应该包括科学的生活态度、合理的需要结构、低碳的行为模式、生态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生活态度指向人的个性发展,合理需要结构指向生命的丰富性...
关键词:人的发展  美好生活方式  尺度  
信息碎片化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7
《青年与社会》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义晓  出版年:2019
信息碎片化时代有三个显著特征: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信息内容碎片化和阅读的割裂性。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影响着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针对信息碎片化时代造成的教育教...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  高校学生 高校教育教学
探析地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合理路径
8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文静 袁博  出版年:2022
地域红色文化兼具红色文化育人与地域文化动人的双重功效。为了将其更充分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化解地域红色文化在融入过程中呈现出的解读不彻底和方式单一性等问题,高校要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打...
关键词:地域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合理路径  
试论马克思分工理论对斯密分工理论的超越——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
9
《宁夏社会科学》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倪新兵 宋学义  出版年:2022
“共同富裕”分为绝对意义上收入的普遍提高和在此基础上相对收入差距的缩小两个层面。在绝对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视角下,斯密和马克思都肯定了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社会财富增加,二者有相通之处。而在相对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视角...
关键词:共同富裕 分工 马克思  斯密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基层法治人才培养的思考
10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德州学院法学院;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伟 王敏  出版年:2021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厚德明法、通情晓理’”的基层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M038);德州学院2019年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地方高校‘新生研讨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009)的研究成果。
基于基层法治人才培养的需要,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可以由易到难,建构由“认知体验型”、“模拟演练型”、“综合实践型”三类实践课程组成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具体安排上,应立足一个“练”字,按照“承启连环、层梯递进”...
关键词:地方高校 法学专业 实践课程 法治人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