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爱情    诗歌创作    生命    艺术嬗变    爱情书写    

研究学科:

被引量:2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把生命的火焰塑形为诗——论牛汉的诗歌创作
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姚国建 李桦  出版年:2014
在牛汉所有的诗歌作品中,那些浸透着他的血泪、裸露着他的伤疤、直立着他的硬骨、有着历史痛感的生命之歌,才是他最好最有价值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产生,与他充满苦难的人生经历、他和自然的关系、他的蒙古族血统和习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键词:承受苦难  拯救生命 生命形态 历史果子  生命燃烧  诗形塑造  
从天堂涌来的千万匹水——评金肽频爱情、乡情、亲情诗
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姚国建  出版年:201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籍诗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研究"(AHSK11-12D1982)
金肽频是一位年轻有为、非常有个性、有实力的诗人。他的诗既有江南才子式的敏感与多情,也有哲人式的睿智与善思。他的诗歌写作涉及众多题材和精神领域,其中涉及爱情、乡情、亲情的诗歌写作极具个性色彩。他的爱情诗创作灵感都是来自真实...
关键词:爱情诗 生命体验 艺术转化  内在结构  
新时期以来安徽爱情诗的艺术探索
3
《安康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桦 姚国建  出版年:202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1979—2016)安徽新诗发展及艺术嬗变研究”(AHSKY2016D149)。
新时期以来,安徽诗人传承了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先锋精神,率先突破僵化、教条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模式,积极探索爱情的本真书写,极大地丰富了爱情诗的精神意蕴。同时在诗歌艺术上更是敢于突破,大胆探索,通过多视角的爱情观照、创造陌生化的...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  爱情书写 艺术探索 多视角:陌生化  日常叙事
论郑敏对中国现代诗学的贡献
4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姚国建 李桦  出版年:2014
郑敏着眼于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总体目标,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现代诗学的诸多问题,为中国现代诗学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主要表现在:她高度重视诗与生命、诗与文化、诗与哲学的关系,提出了要建立一种融生命诗学、文化诗学、哲学诗...
关键词:现代诗学 大诗歌观  “结构—解构”思维  消解中心  
独领风骚的先锋精神——1979—1989年安徽新诗的精神流变
5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桦  出版年:2018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6D149);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HHWH2015A01);安徽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zy083);安徽省省级"名师工作室"项目(2015msgzs159)
1979—1989年的安徽新诗在精神意蕴的发掘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流变过程。在新诗复活之际,安徽诗人坚决摒弃虚假,追求贴近生活真相、贴近人民心灵的诚实表达,全面提升了诗歌的精神质地,增强了读者对诗歌...
关键词:安徽新诗  先锋  精神流变  主体意识  人类精神  
论1979—1989年代安徽新诗艺术嬗变
6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桦 姚国建  出版年:201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6D149)
1979—1989年代是安徽新诗发展的突破期、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安徽诗人大胆突破极“左”思潮对诗歌艺术的桎梏,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诗歌艺术的革新之路,促成安徽诗歌发生前所未有的艺术嬗变,实现了由传统诗歌向现代诗歌的...
关键词:安徽新诗  转型期  艺术嬗变 现代诗歌 先锋地位  
论新时期以来蚌埠诗歌创作
7
《蚌埠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姚国建 李桦  出版年:2019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HHWH2015A01);安徽省省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ZY08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6D149)
新时期以来的蚌埠诗歌呈现出不断上升、敢于超越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诗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诗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淮风》诗刊的有力推动等方面。同时,蚌埠诗人不断拓展诗的精神向度,其中鲜明的反思意识、浓郁的乡土情怀、强烈的现实...
关键词:新时期  蚌埠诗歌  上升  个性化写作 现代诗歌
新时期以来安徽诗歌的爱情书写
8
《宿州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桦 姚国建  出版年:202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6D149)。
新时期以来,安徽诗人传承了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先锋精神,率先突破爱情写作禁区以及以往僵化的写作套路和立意模式,大胆追求爱情的本真书写,开创了安徽爱情书写的新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极具代表性的诗人,他们以领异标新、不...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  安徽诗歌  爱情书写 写作进展  意蕴拓展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诗歌的艺术嬗变
9
《安康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桦 姚国建  出版年:202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6D149)
20世纪90年代的安徽诗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其发展势头和先锋性都没有80年代那样强劲和突出,但安徽诗人自觉抵制各种外在的纷争或诱惑,坚守独立自主的写作立场,保持心灵的定力和对诗艺的执着探索,通过调整...
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安徽诗歌  个人化写作 叙事性 传统与现代的组合  日常化 口语化  
在沉稳求索中前行的蚌埠诗歌
10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蚌埠学院安徽省诗歌学会理论研究中心 姚国建  出版年:201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82)
博大厚重的淮河文化孕育了极具特色的蚌埠诗歌,它们是淮河儿女精神的写照,心灵的塑像。这些诗歌既注重本土经验发掘,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文化特征,从中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风貌、乡土文化、乡土人物、乡土情怀、乡土爱情,同时...
关键词:蚌埠诗歌  淮河文化 地域色彩  精神向度 艺术智慧 兼容并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