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彝族    凉山彝族    毕摩文献    彝语    毕摩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528H指数:10WOS: 2 北大核心: 107 CSSCI: 100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当代凉山彝族家支聚会及其作用
1
《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副教授 蔡富莲  出版年:2008
凉山彝族同一家支的男性成员经常举行聚会,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在彝族聚居的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尤为突出。农村和城镇彝人大多热衷于本家支的聚会活动。家支聚会是彝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是彝族人民在集体所有制解体...
关键词:凉山  彝族 家支
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
2
《民族文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罗庆春  出版年:2004
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浩若烟海、自成体系的口头诗学传统由诗的形式、诗的思维、诗的品质等方面构成,在整体的彝族文学乃至彝族文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构架了彝族人世代相沿的审美心理定势和审美文化传统,并穿越...
关键词:彝族 口头传统 当代文学  母语 审美心理 少数民族文学 诗歌创作  
“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3
《民族文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罗庆春 刘兴禄  出版年:2006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及进入汉语世界的过程不仅具有文学本体生命的一般现象和规律,而且具有独特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研究价值。这里,针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原生性、边沿...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学价值 “文化混血”“超越本文”  中国  
浅析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
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何志华 王康 陈晓莉  出版年:2005
本文通过对甘孜州旅游资源特点的梳理,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予以关注的几个要点,旨在对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能促进甘孜州旅游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地开...
关键词:甘孜州  旅游资源 开发  
市场经济体制下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彝区社会治安问题研究——以彝族聚居县美姑、昭觉、布拖为例
5
《贵州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蔡富莲  出版年:200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家支聚会不仅频繁,而且规模大,家支聚众打砸抢案件呈上升趋势,影响了彝区的社会稳定;民间纠纷一律由民间调解员按传统习惯法进行调解,习惯法的使用频率高,因而其消极作用也更加明显。文章对因家支、习惯...
关键词:家支 习惯法 社会治安 调解  
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
6
《民族学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马克.本德尔 王菊  出版年:2013
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在地域上山水相连,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密切的。这个区域里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或族群,他们的文化相似性和可比性是很明显的。从跨国的视角来探寻文化互动或文化个性,这是一个理想的地域。这些不同民族或族群身份的...
关键词:印度东北  中国西南  民族志诗歌  民俗 文化
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刻不容缓
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张顶政  出版年:2003
高校课程设置是否科学不仅影响教学质量 ,还会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课程设置改革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着重阐述高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现行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 ,旨在为课程改革实践寻找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等学校  课程设置 改革  中国  专业设置  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 实验课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奴图》与彝族对麻风病的认识
8
《宗教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蔡富莲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贵川百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研究"(项目编号:14ZDB1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四川凉山彝族毕摩驱咒仪式与经书的抢救;保护和研究"(编号:13YJA73000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凉山彝族毕摩经典文献搜集整理与翻译"(项目编号:14XZJ012)阶段性成果;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资助成果;西南民族大学2015学位点建设项目成果(编号:2015XWD-S060104)
《奴图》是凉山彝族毕摩主持"粗吉"(驱咒麻风病/癞根"粗")仪式时使用的一卷重要经书,详细记述了麻风病/癞根"粗"源自天空的雷,并伴随闪电、云、虹、雾、雨、风等降落大地,蛇、蛙、蜂、苍蝇、蚂蚁等将其传播扩散。凉山彝族认为...
关键词:毕摩文献《奴图》  麻风病 粗吉仪式  
当代凉山彝族腹心地新型德古研究——以美姑县阿奇家支德古兼头人阿奇乌合为例
9
《贵州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蔡富莲  出版年:20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构建彝区和谐社会调查研究"(编号:08BSH053)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腹心地区的彝人开始走出大凉山,与其他民族有了广泛的接触,同时也发生了许多不能单纯用彝族传统习惯法解决的纠纷,而彝区的传统德古们由于基本不会汉语,无法调解此类纠纷,因此,出现了既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本民...
关键词:彝族 新型德古  纠纷
彝医毕摩“斯色毕”医病仪式中“日补”与“斯色”病的相关性分析
10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彝医药研究所 邱尔作 李莹 王碧宁 罗阿金 吴常作 阿子阿越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14ZDB119);四川省教育厅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S201610656133)
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TCMID中医药基础数据库,以及彝医药典籍、毕摩经书及经典译注,结合彝区田野调查结果,考察毕摩"斯色毕"医病仪式,研究毕摩医病仪式中"日补"(本文指"斯莫索"—香樟和"拉莫格尔...
关键词:毕摩 “斯色毕”  “日补”  痛风性关节炎 物质基础  彝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