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哲学    诚信    正义    西方伦理学    不可通约性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623H指数:10北大核心: 111 CSSCI: 116 RDFYBKZL: 2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诚信内涵解析
1
《道德与文明》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杨方  出版年:2005
诚信的词源学含义就是诚实守信,由“诚”的“以行成言”之本源含义和“信”的“以言立身”之本源含义派生而来。但是,诚信的词源学含义并未完全覆盖其伦理学语义。后者有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一个语义结构。概而言之,...
关键词:诚信 内涵  词源学含义  伦理学语义结构  
在自然界实现人道主义——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
2
《马克思主义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陈芬  出版年:2003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思想 ,并且特别指出 :片面强调人的需要 ,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支配和征服 ,而忽视自然本身发展规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制约 ,忽略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员 ,最终会断送人自己。在...
关键词:人道主义 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  恩格斯 内在统一  人-自然关系  生产实践  共产主义 自然主义
教学解释方式的认识论思考
3
《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胡潇  出版年:2002
本文用解释学理论将教学解释分为内在解释和外在解释 ,内在解释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外在解释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教学解释还可分为独断型解释和探究型解释 ,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 ,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既尊重知识 ,...
关键词:认识论 教学解释 内在解释  外在解释  独断型解释  探究型解释  
空间正义何以可能?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袁超  出版年:2016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建筑文化"开放课题"城市空间正义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RBAC2015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空间正义的实质就是社会正义的空间化,发轫于宏观正义。在该领域,空间被当作是一个整体的社会事实受到研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空间生产的发展,空间正义走向日常生活实践,更多关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空间正义需要不断整合宏观正...
关键词:空间正义  社会正义 宏观正义  微观正义  
生活的意义与好生活
5
《国外社会科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科学伦理学国际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R.基普克 张国良 燕宏远  出版年:2015
本文主要阐明生活的意义与好生活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生活的意义问题完全是哲学问题,好生活是伦理构思的核心概念。作者主张,好生活的理论只有通过意义维度的整合,才能接近一种适当的复合性、完整性水平,并避免迄今为止好生活构思的...
关键词:生活意义  幸福生活  至善主义  参与  道德 竞争  
实践的合理性:人类走出困境的现实途径
6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余晓菊  出版年:2003
尽管全球问题或人类困境的根源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其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源是实践活动的不合理性及其负效应,其他种种根源归根结底都表现为此或都与此相关。实践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指导并支配实践的理性的不合理性或片面性,即技术理...
关键词:人类困境  合理性  技术理性  人文理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7
《兰州学刊》中山大学哲学系;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张秀 张国平  出版年:2009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向。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再迈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进步推进人们逐步正确地处理人、自然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如何处理...
关键词:生态文明 哲学
诚信的三个限度
8
《伦理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杨君武  出版年:2006
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或规范并非绝对普适,而是有其限度。它至少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限度:个体理性的限度、根本利益的限度和社会正义的限度。对于缺乏起码的理性行为能力的人,社会不能提出诚信要求。诚信不可能出现在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尤其是根...
关键词:诚信限度  个体理性  根本利益  社会正义
道为“物之自然”立法与人为“自然”立法——对老子“道法自然”命题的重新解读
9
《中州学刊》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萧无陂  出版年:201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以前道家自然观念的演变研究>(12YBB180)
老子之自然包含两层内涵:其一为"根源性自然",亦即"物之自然";其二为"自觉性自然",亦即"人之自然"。"道法自然"则确立了"道"的本体地位,奠定了自然的价值基础,其实质是"道之自然"。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道"使得物之...
关键词:道  自然  道之自然  人之自然  物之自然  
存在论视域中的人的价值
10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高绍君  出版年:2004
“人的价值”是一个含混的提法 ,这曾为马克思所觉察并反对。所以 ,探讨它必须有正确的出发点或视域 ,仅从主客价值学上对它进行定义然后给予回答必然出现种种困难。其实 ,这个问题的所由之出与归宿是实际的有生命的个人 ,它是人...
关键词:“人的价值”  生存意义  价值学 道德精神 意志 意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