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激发剂    建筑结构    土木工程    抗压强度    土木工程专业    

研究学科:建筑类    矿业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类    

被引量:85H指数:6北大核心: 12 CSCD: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建筑结构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的研究
1
《丹东纺专学报》辽东学院土木系 宋宝峰 秦毅  出版年:2004
笔者运用国内外大量的实际地震记录按设计反应谱进行分组和统计,从而提出了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的选 择原则,并加以验证。
关键词:时程分析法 地震波 建筑结构 设计反应谱 地震记录 选择原则  国内外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
2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任福民  出版年:2006
增强结构延性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所以地震区的建筑结构应设计成延性结构。为了合理提高抗震结构的延性性能,应对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予以重视,合适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对结构的延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延性结构在...
关键词: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 耗能 延性
石墨尾矿混凝土耐久性与抗氯离子侵蚀性研究
3
《金属矿山》梧州职业学院建筑环保工程学院;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何善能 秦毅  出版年:2022
以石墨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石墨尾矿不同掺量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抗渗性、收缩性以及受氯离子侵蚀性等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尾矿掺量的增加,石墨尾矿混凝土的相对渗透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当石墨掺入量超...
关键词:石墨  耐久性 抗渗性 收缩性 受氯离子侵蚀性  水灰比 石墨尾矿掺量  侵蚀周期  
纺织厂噪声控制技术与应用
4
《噪声与振动控制》揭阳学院理学系;辽东学院建工系 尤凤翔 杨书岫  出版年:2004
对纺织厂织布车间,细纱车间的噪声情况做了调研与测试。分析了目前纺织厂噪声的现状及对生产和工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降噪综合控制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得以验证。
关键词:声学 纺织厂 噪声 综合控制
铁尾矿砂对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5
《中国测试》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秦毅  出版年:2022
丹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技术服务项目(201721060200011)。
采用铁尾矿砂来代替泡沫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分析不同水灰比、不同铁尾矿砂替代量和不同材料表观密度条件下的铁尾矿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铁尾矿替代率为20%时,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当水灰...
关键词:水灰比 铁尾矿砂替代量  表观密度 抗冻性能 表观粘度
欧式斜屋面工程施工方法
6
《施工技术》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于俊荣 朴应模 秦毅  出版年:2006
关键词:屋面工程  施工方法 欧式 聚苯乙烯泡沫板  卷材防水层 斜坡屋面 彩涂钢板 屋面施工 找平层  模板法  
结构鞭梢效应的动力分析
7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辽东学院土木系 李玉坤  出版年:2007
为减轻地震对建筑物顶部突出部分的破坏作用及影响,作者对其进行了动力分析,得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鞭梢效应使突出部分的振动反应加大,从而引起破坏,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并为结构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结构 自由振动  鞭梢效应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教学模式探讨
8
《丹东纺专学报》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周福安 李玉坤 王春胜  出版年:2005
新的时期,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
关键词:土木工程 人才  教学 技术应用
无熟料高炉矿渣水泥的水化特性
9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朴应模  出版年: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62001)
无熟料高炉矿渣水泥(简称NSC)的水化反应取决于高炉矿渣粉(简称GBFS)的碱度、化 学成分、玻璃化率以及激发剂的种类和数量。本文以废石膏和废石灰作为激发剂对高炉矿渣粉的水化结构 进行了XRD、DTA、SEM、pH分析,...
关键词:高炉矿渣水泥  激发剂 XRD谱  DTA谱  SEM图谱  PH
粒化高炉矿渣的潜在水硬性与水化反应机理
10
《科协论坛(下半月)》辽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刘笑军 朴应模  出版年:2007
高炉矿渣是炼铁过程中生成的工业副产物,经人工或自然冷却处理后,主要用在水泥生产或路基方面。本文就粒化高炉矿渣的潜在水硬性与水化反应机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炉矿渣 粒化 硬性  水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